《一个男子做了四次亲子鉴定,依旧无法确定孩子是否亲生。》
截取新闻原文如下:
市民李先生(化名)最近这几年饱受煎熬,一切都因为他到现在都还搞不清楚已经养育了九年的儿子到底是不是自己亲生。
李先生十年前他和来自山东老家的妻子结了婚,婚后不到一年时间,儿子小明便出生了,原本幸福甜蜜的一家三口,在儿子两岁那年遭遇变故,因为儿子小明被检查出患有自闭症。
在给孩子治疗期间,家里相继卖掉了三套房产,至今9岁的儿子还只有一岁多的智力水平,夫妻二人也最终分道扬镳,在和前妻办理离婚手续时,儿子小明判给了李先生抚养。
直到三年前,李先生带着儿子回老家探亲时,突然听亲友说,小明和李先生长得不太像,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李先生回到深圳,越琢磨越觉得,儿子的长相和自己确实不太像。
几经思考之下,2015年3月,李先生带儿子前往深圳市一家大医院的鉴定中心,通过抽取两人的血液做了亲子鉴定。
而鉴定结果显示,双方亲子关系的概率超过99.99%,支持亲生血缘关系。
拿到报告的李先生放心了,因为科学证明了孩子是自己的。
但万万没想到没过多久,李先生在自家门缝里发现有人塞进来一份疑似该鉴定中心的报告,封面和首页跟他之前看过的一模一样,但第三页中,李先生的基因分型数据却不一样,而鉴定结论一项也被裁掉。
随后有人通过QQ加李先生好友,发了一份完整版的鉴定报告第三页,结论为李先生和小明不支持存在亲子关系。
疑惑之下,李先生在2015年4月自行提取了他和儿子的头发,在一家生物科技公司做了DNA亲子鉴定,报告显示父亲不能提供给孩子九个基因座必需的等位基因,不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排除亲子关系。
2015年10月15日,李先生带儿子前往广东某鉴定中心,做了第三次亲子鉴定,却显示为亲子关系。
如此一来,三份亲子鉴定报告,两份显示儿子为亲生,一份显示为非亲生,还有人匿名赠送一份克隆报告为非亲生,李先生也搞不清楚,自己到底该相信谁?
在这三份亲子鉴定报告中,一份是来自生物科技公司的鉴定结果,两份是来自鉴定中心的结果,按说李先生应当相信后者的权威性,可是不久之后的第四次鉴定,却再起波澜,也让他陷入了更大的疑惑当中。
李先生说,考虑到深圳某医院和广东那家都是权威机构,和家人商量之后,他决定选择相信权威机构的报告,认为儿子就是自己亲生的。
后来李先生又认识了现在的太太,两人结了婚,在备孕期间,考虑到大儿子患了病,担心自己的基因出现问题,李先生决定花了一笔巨资去做了试管婴儿。
随着小儿子的一天天长大,李先生发现小儿子长得很像自己,对比之下,大儿子实在太不像自己了,于是三年前的疑虑再上心头。
今年五月份李先生决定带上大儿子和小儿子分别前往香港做亲子鉴定,希望为大儿子的出身找到答案。
但取报告的当天,却被告知,小儿子为自己亲生,大儿子小明的亲子关系概率仅为32.25%。
而就在几天后,李先生又接到来自香港的陌生电话,称他的鉴定报告出现一些问题,对方并发送给李先生一份同样格式的检测报告,显示大儿子小明为亲生。
李先生当即向该机构核实,对方称公司电脑留底的报告确实显示为亲子关系,这和李先生亲自去香港取回的报告大相径庭,机构方面表示将继续调查此事。
如此一来,李先生做了四次鉴定,儿子到底是不是亲生的,至今都没有办法确定。
以上这个新闻在网络爆火,吃瓜群众议论纷纷,为什么同样的两份检材(一为李先生一为大儿子),四次鉴定却出现了三个完全不同的结果(一为排除,一为匹配,一为亲子关系概率仅为32.25%)?
因为最近家里有点事牵涉了精力,我很少上网,原本没有关注到这个新闻,但后来留言询问的朋友很多,于是我找了许多相关新闻认真地看了下,了解了来龙去脉。
今天就花点时间来说出我的猜测。
(声明:因为我没有看到报告全文,也没有经手李先生的鉴定,所以以下言论只是我个人的猜测,并不一定就是事实。)
像这样多次鉴定却出现多种不一样的结果的情况确实有可能存在,但往往极其特殊。
首先,要排除样本是否来自本人、样本运输是否安全等不确定因素,这些因素全部排除之后,就要考虑两个方面:
一、不同的鉴定中心采取的鉴定方法是否不一样。
二、是否存在极为特殊的情况。
先来看看第一个方面:
不同的鉴定中心采取的鉴定方法是否不一样。
看到这里或许朋友们会问了,为什么不同的鉴定中心采取不同的鉴定方法会导致结果不同呢?一般委托人只会做一次鉴定,这样出结果,不是对委托人极度不负责任吗?
这是因为DNA鉴定技术虽然一直在进步,但还是有出错的可能,当然可能性非常非常小,一万个案例中或许会出现一个。
而且现在常用的是第二代基因测序技术,但有些机构依旧会采取第一代技术,这就导致了结果出现偏差。
但话说回来,即使是第一代亲子鉴定技术正确率也非常高,出错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李先生“在深圳和广州连做两次亲子鉴定、连续两次都出现错误的结果”几乎是不可能的。
所以,我更怀疑是另外一个方面原因:
存在极为特殊的情况。
极为特殊的情况也分为两种,一种是器官移植,一种是嵌合体。
先来说说器官移植:
器官移植的意思是李先生曾经经历过手术,移植过亲属的器官,导致体内有一部分其他人的基因,所以在和大儿子做鉴定的时候才会出现亲子关系概率仅为32.25%的情况。
(32.25%能证明有亲缘关系,如果李先生移植过器官,体内有亲属的基因,那么这个结果就是正确的,因为李先生的亲生儿子和他的亲属自然有亲缘关系。)
再来说说嵌合体。
嵌合体又叫做奇美拉现象,为了让朋友们理解,我来说一个案例。
2002年,两个孩子的母亲利迪娅(美国)为了申请社会救助金,进行了DNA亲子鉴定测试。
不料,测试结果令利迪娅大吃一惊——DNA鉴定显示,利迪娅不是两个孩子的亲生母亲,但却证实她的男友的确是孩子们的父亲。
利迪娅以为DNA检测搞错了,于是她和两个孩子又接受了3次DNA测试,但结果仍一样。
因为不能证明利迪娅是孩子的母亲,她被指控利用别人的孩子诈骗救济金,当地检举人随后要求剥夺利迪娅对这两个孩子的监护权,并将把两个孩子送进孤儿院。
为了证明自己是孩子的生母,利迪娅要求在官方证人的监督下生下肚子里的第三个孩子,然后做DNA亲子鉴定,以证明鉴定结果的失误。
刚刚出生的第三个孩子与利迪娅再次接受测试,结果仍然显示,利迪娅依旧不是孩子的生母。
利迪娅终于恢复了清白,法庭承认DNA证据中存在失误,最后判决利迪娅的3个孩子都是她亲生的。
最终,利迪娅的法律小组终于找出了DNA鉴定出错的原因,原来,利迪娅身上竟有四组DNA——其中两组占主导地位,而另两组只出现在某些器官中,但这组DNA恰好遗传给了孩子们。
当从她的头发和皮肤细胞取样时,测试结果是排除;但从她的卵巢取样时,她的DNA则和孩子们的完全匹配。
如果李先生是嵌合体,那么在他身上不同部位取到不同的检材,就会出现截然相反的结果。
所以,我的结论是,李先生也许曾经做过器官移植手术,又或者他本身是极为少见的嵌合体。
当然,以上分析只是我的猜测,并不一定是事实。
真相究竟如何,就让我们一起等待后续的报道吧。
下一条:返回列表